要闻: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海外竞争力提高 成为智能制造新名片
2023上海国际车展正在举办,记者注意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已经转化为海外竞争力,不仅是整车出口增长幅度不断攀升,其产业链的配套产品也得到了跨国车企与海外市场的认可。
车展上,在奇瑞的展台上,迎来了来自海外的1000多名经销商,车展给这些海外经销商提供了一个线下合作平台,能让他们近距离体验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车,洽谈合作。在宁德时代的展位上,企业负责人这两天十分忙碌,平均每半个小时就要接待一家跨国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在保证高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单体能量密度。新电池的亮相,受到了不少跨国车企高管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从万辆级跃升至千万辆级,出口也是不断攀升。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智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资料图片)
长城汽车总裁 穆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度过了萌芽期和发展期,正在向成熟期进行迈进。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的名片,我们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必须放眼全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许海东:中国汽车企业扬帆出海,势头正劲,中国汽车全球化进程正在提速,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紧紧抓住新一轮的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新赛道上,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氢燃料电池汽车新技术集中亮相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来自新能源制造、未来电动化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新产品及新技术也集中亮相。
车展上,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在展示纯电动汽车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同时,也展示了不少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高效、零排放、长续航里程等优势。首次亮相的这款氢燃料电池汽车,100公里氢耗仅0.73公斤。博世带来的这款单系统、大功率氢动力模块可用于49吨重型卡车,可通过云计算、数字孪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时优化氢耗。
随着我国氢能发展提速,世界各国企业纷纷加大在中国布局氢能研发中心,将氢燃料电池等核心组件生产放在中国,今年年初,德国博世全球第一条高产能氢能膜电极生产线就在江苏无锡投产,将氢气转化成电能,“膜电极”是关键核心装置。走进这条生产线,记者看到,原材料经过切割、热压贴合等一道道工序,很快就制作出了一片片薄膜组件。这片薄膜就是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核心“膜电极”,再与双层极一层一层叠加到数百层,随后经过加工制成了氢燃料电池电堆。
电堆是整个电池系统的核心,氢气作为燃料进入电堆后,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不同于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堆生成的排放物是纯净的水。
博世动力总成有限公司生产及质量管理高级副总裁 闻立衡:中国的燃料电池市场持续增长,也将带动博世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投入。秉持着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策略,博世将持续助力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我国加大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投入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加大了氢能产业的投入,同时我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中心的检测内容覆盖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全产业链。
在重庆,我国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今年年初投入使用,走进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记者看到,全国首个投入使用的重型车涉氢环模试验室正在进行极端气温下的能耗测试,在模拟环境中,氢能商用车从起步到电机的峰值能耗数据正被逐一记录。
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邓波:这期间可以测量商用车从3.5吨到55吨商用车的氢气排放,氢气的耗用量,包括可以模拟零下45度到60度,在里面的低温启动的情况。
在五轴动力系统试验室,工程师们正在对车辆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
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张文栋:续航是多少,是三百(公里)还是四百(公里),加速度是多少,是三点几秒还是十秒,这些(指标)在我们台面上做一个验证,如果没达标的话,它就会排查原因,整改以后再进行一轮验证。
据了解,在推动氢能源汽车实现多场景应用的同时,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运用大数据,收集氢能全产业链,如加氢站、氢能车、氢能企业等运营情况,并实时更新、排查风险等,为氢能源汽车发展搭建安全监测平台。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20年销量为1177辆,2021年为1596辆,2022年超过3000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取得了新进展,上海的氢燃料车以网约车形式开启了运营。此前,我国氢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明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