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点:爱佑慈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联合发起“云开计划”
(资料图片)
5月21日,由爱佑慈善基金会承办的2023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主题论坛在湖北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公益行业的代表们,围绕着对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分享和探讨了如何对遭受侵害未成年人展开救助保护,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共同搭建起民政、司法、社会工作、公益组织、互联网公益平台、学校家庭等不同主体参与的未成年被害人社会支持网络。
现场,爱佑慈善基金会联合全国各地12家在司法社工领域从事未成年人专业服务的社工机构,共同发起“云开计划——未成年被害人社工服务联合行动”,将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和陪伴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和他们的家庭,早日走出遭受侵害的阴影,云开见日。
2021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增加、完善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校园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等。
同时,在新修订的《未保法》中也多处提及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这为开启儿童保护的新格局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促进着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参与到未成年人服务中来,共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所有关爱儿童、关心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一定是需要跨界资源的联动,而且这样的联动不仅仅只出现在干预的过程当中,还包括评估决策和过程监测。”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儿童社会工作专委会理事卢玮在论坛上强调,从事未成年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挥自身的专业性,与政府、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不同社会主体进行跨专业合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需要的儿童和家庭身上,才能更加高效、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在开展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时,更需要强调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未成年人为中心提供综合的服务。”作为两次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工作中的单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旭坤从法律责任层面分析了为受性侵、暴力伤害等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不同层面社会支持服务的意义。“新修订的《未保法》中有13处提到社会组织在未保工作中的作用。落实《未保法》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力量,像一根针一样去串联起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群团组织、社会公众等。”于旭坤说。
据了解,在儿童保护领域,爱佑慈善基金会从关注困境儿童到此次聚焦未成年被害人群体中的受性侵未成年人,延续系统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将从司法社工角度切入开展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服务。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耿源表示:“爱佑做项目坚持长期性和专业性。要体现司法社工的专业性就要让服务有标准、社工有能力。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之下探索、总结针对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的服务指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验证、迭代、优化,为受性侵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全内容的服务。同时,打造专家、资深社工、初级社工三级赋能体系,通过理论学习、个案研究、进阶督导辅以同辈支持和社群网络,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地为司法社工群体持续赋能,助力培育起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司法社工队伍。”
主题论坛现场,《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海燕,爱佑慈善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儿童保护项目负责人丁珊,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王苏,哔哩哔哩公益事务部负责人郭晏含,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副主任李涵开启圆桌对话,就《多方参与下的未成年被害人社会支持体系网络建设》展开讨论。
为了让“行动的力量”在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保护服务中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能量,面向行业、公众倡导建设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爱佑慈善基金会联合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深圳市福田区启航公益服务中心、云南省家馨社区儿童救助服务中心、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南京市鼓楼区青雁未成年人关护中心、安庆市全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东营市齐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温州市黑眼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郑州市金水区青荷橄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宁夏银川市阳光未成年人社会服务中心、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广西同心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云开计划”——未成年被害人社工服务联合行动。联合行动将致力于帮助更多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救助保护服务,减少或消除侵害事件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回归正常生活。